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领导活动

杜占元调研指导河海大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

作者:中国民教网来源:教育部 浏览:6


524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专程来到河海大学与南京市水利局、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杜占元副部长观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果展览,考察了研究生实践工作室,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谈,了解同学们在基地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收获体会,听取了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南京市水利局局长张孝科和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董事长徐惠民的工作汇报。河海大学自2010年开始实施水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树立并坚持“重基础,强实践,拓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先后与南京市水利局、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55个,聘任1000余名共建单位高级专家为研究生导师,选派研究生到基地顶岗实践,实行“校内培养+基地培养”、“知识构建+工程实践”以及“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要求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对招生与就业工作产生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报考人数和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100%,取得了学校、共建单位和学生“三赢”的成效。

 

杜占元副部长听取汇报后发表了讲话,充分肯定了河海大学与南京市水利局、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在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培养工程型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明显成效,认为学校进行的改革符合国家倡导的主要方向,符合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要求,希望进一步深化、完善、提炼和推广。杜占元副部长表示,此次调研是对即将实施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次吹风和预热,改革的主线就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要把需求放在首位,变被动的适应为主动的服务,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应强调需求,要以需求为导向、牵引和驱动,满足行业、领域、职业发展的需求;要更加注重培养质量,在教学内容、考试方式、导师机制、论文标准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其中联合培养是很重要的机制。国家将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和政策,对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进行有力地推广,以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希望河海大学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质量上取得突破,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代斌,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科技厅副厅长蒋跃建陪同调研;河海大学副校长鞠平、朱跃龙及相关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汇报。